國際快遞:歐線運價上漲230%,650個集裝箱落水...
國際快遞從7月初出現缺箱現象,到10月份逐漸加重,到了跨境電商旺季更是愈演愈烈,幾乎全行業都在找箱子。
針對目前亞洲市場的嚴重缺箱問題,赫伯羅特CEO Habben Jansen表示:港口的擁堵和市場需求旺盛加劇了這一問題,這種緊張的局面或許還將持續6-8周,也就是說,未來近兩個月里,跨境賣家們還將繼續面臨“一箱難求”的尷尬局面。
最近一段時間里,航運的價格一漲再漲,到了現在,北歐的即期運價與去年同期相比飆升230%,有些亞洲北歐地區的運費報價已經達到了40英尺高柜10000美金。
受新冠疫情影響,今年外貿行業呈現出“先抑后揚”的走勢,而國際物流行業始料未及,沒有做好準備就被迎面而來的巨大挑戰搞得瀕臨崩潰,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。
散落在全世界的集裝箱回流不暢,進而導致全球集裝箱分布極不均衡,中國每出口3個集裝箱只能返回1個,大量空箱積壓在歐美的各大港口,平時60天可以返回的集裝箱現在拖延至100天也不一定能回來,租箱費用也上漲了150%左右。
有外貿人士表示,往年年初空箱都會在中國積壓,年底的時候也的確會出現集裝箱偏緊的情況,但都是短暫且局部的,像今年這樣大范圍集裝箱短缺的情況還是第一次。
實際上受到影響的不只是海運,中歐班列也出現了嚴重的缺箱現象,甚至缺箱已經影響到了部分中歐班列的開行計劃:集裝箱供應不足,部分班列就無法成列,也就不能開行,現在即便能找到箱子,成本也非常高。
一位英國貨運代理公司表示,亞洲北歐地區的運費報價已經漲到了每40英尺高柜10000美元。目前40英尺高柜極度短缺,導致有需求的賣家只能選用其他替代方案。
除此之外,由于港口擁堵和運力受限,運往英國的貨物受到了多重限制,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有延遲和運營問題,部分承運商還將停止接受發往英國的訂艙,加上未來英國脫歐帶來的清關、稅收、認證等方面的問題可能還會進一步影響航運,建議受到影響的賣家提前準備,在英國境內多備一些庫存,與買家做好溝通,避免更大的損失。
說完國外的情況,再來說說國內。小編從船訊網了解到,“新其盛69”輪于12月11日從福建廈門出發,12月13日晚間行駛至長江口。該船長165米,寬23米,吃水8.5米,兩船碰撞導致其進水沉沒,船上16名中國船員遇險,650個集裝箱落水。
事發后,救援工作迅速展開。截止到上午十一點的時候,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協助東海救助局已救起11人,其中3名人員已無生命體征,其余5人仍在搜尋,小編在這里向搜救人員致敬,也希望失蹤船員能夠平安歸來。
昨天上午,上海泛亞航運公司在官方公眾號就”新其盛69“輪的情況做了說明,新其盛69輪系該公司外部租船,了解事故信息后,公司已緊急介入,制定該船舶原定運輸計劃的替代方案,并配合船東實施對落水貨物的應急處理。具體說明詳見下圖↓
目前,故障船只OCEANA已被指揮到長江口拋錨等待。
而受此事故影響,長江口暫時全部封航,預計將造成船期延誤,各位賣家也要多加注意。